新闻中心 +

黉门新语 | 深思笃行


发布人:日期:2019-06-20

2019年6月18日,这是一个难忘且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我们隆重举行了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一届毕业生也是我担任校长迎来的第一届本科生。同学们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交付给了师大,师大也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今天同学们毕业了,成了湖南师大最年轻的校友,我为同学们感到自豪!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五四运动出发,先辈们用青春之力量铸就了今天青春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朋友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天,同学们从这里出发,定将走向人生更加灿烂的未来。

临行之际,我想借用《大学》开篇所云与诸位话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的关键在深思,亲民需要笃行,深思笃行方能止于至善。

深思笃行方能跟上时代。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从宏观来看,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具体来看,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受惠于这个时代,也要反思这个时代。要跟上新时代步伐,我们就需不断拓展视野格局,调整思维坐标,从新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国情来把握新时代,从而确认我们的判断和选择。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哪里来?关键在深思笃行。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说:“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希望同学们拒绝百度依赖症,多学习勤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经历反思的观点和判断才是清醒而自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思笃行方能走向卓越。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行动,行动,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目的。”前者强调思考,后者强化行动。中国哲学家王阳明则执“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青年要堪当时代大任,不仅要深思,还要笃行。深思笃行就是将一个个小创意付诸实践,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积小善成大德。回顾校史,那些杰出校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全在于他们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全在于他们常学常悟,在深思笃行中开拓创新。他们的求知态度、怀疑方法和务实创新就是我们师大精神的生动写照。希望同学们都能以这些杰出校友为榜样,立足实干苦干,在担当中历练,在履职中成长,在新时代绽光彩。我们师大人定要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闯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和社会。

深思笃行方能感受幸福。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鲁·福斯特说:“大学要对永恒作出承诺。”这里的“永恒”我理解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高善”。幸福作为最高善,不仅包括外在的善,还包括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这些善贯穿人的一生。换言之,幸福是一个人全部的、完整的美好生活。大学要为人们追求“最高善”作出承诺,大学培养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健全的人”,而不是所谓“成功人士”。如果同学们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仅仅拥有了某种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这可能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我和同事们努力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同学们的“全部的、完整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幸福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它贯穿全部的感性生活,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行为、选择和言谈中,甚至就从一份感恩之心开始。同学们毕业了,意味着远离了老师耳提面命的教导、父母絮絮叨叨的关切、同学亲密无间的陪伴,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为自己的追求付诸代价。这个过程也许艰辛,但是追求幸福需要在不同的转念与心境间找寻平衡。希望同学们都能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妄;多一份欢悦,少一份悲苦,让简静从容的生活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无限充盈。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它不仅要我们去思考,更要我们切实去行动。“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希望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逆境顺境,都能够坚持独立思考,倾听内心的呼唤,在深思笃行中收获美满幸福的人生。

(本文根据在2019年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改写)。

上一条:自我肯定、自我突破——谭蔚泓校友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下一条:学校举行典礼欢送2019届毕业生

【关闭】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