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展彩 歌腔戏韵闹校园
——忆湖南师范学院红旗文工团
徐志毅
01
五六十年代湖南师范学院文艺气氛十分浓厚
我1956年进入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大)。当时学院虽尚未设艺术系,但校园文艺气氛十分浓厚。每学年都有文艺汇演,大礼堂座无虚席。台上歌舞、喜剧、曲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其间优秀获奖节目大约有:歌剧《刘胡兰》《红霞》《三月三》等;歌舞《春天大合唱》《东方红》《庆丰收》《思情鬼歌》《胖嫂回娘家》《大头娃娃舞》等;相声《自由支配时间》《不要脸》《戏剧杂谈》《妙语惊人》等。主要演员有鲍厚星、陈克理、徐竞存、刘齐迪、潘一尘、胡渐逵、周建辉、廖时玲、郭萱珍、黄凡等;编演人员有张恢明、彭丙成、周仁湘、王珠岩、陈从勇、肖笃宋、梁志涛、金敬逸、徐裕豪、潘一尘、黄淘安、黄琼志、王正再、常业婷、李雪梅等;相声、快板等曲艺节目的创演者有唐泽定、徐志毅、李启贤、单武仓。由徐竞存、肖笃宋、黄淘安、黄琼志等人编演的评弹、渔鼓等也十分出彩,特受欢迎,多获奖赞。
02
形成活泼多彩文艺氛围的缘由
一是党政领导的重视倡导。院党委宣传部长罗士求亲抓文艺宣传,团委及系、处一二把手常抓文艺宣传。
二是有顶级文艺专家、教授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如羊春秋、马积高老师讲授元明戏曲《牡丹亭》《西厢记》《窦娥冤》等,分析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又如魏竞江老师讲授曹禺、田汉、老舍等戏剧泰斗的经典剧目《雷雨》《日出》《茶馆》《龙须沟》以及红色经典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魏老师一口纯正京腔,口吐华章,妙语珠连,听得学生如痴如醉。再如魏竞江、龙传士等老师表演的京剧折子戏以及王勤、王勇老师演出的相声都十分精彩,具有先导性和影响力。
三是有大批充满文艺细胞又饱绽青春活力的学生踊跃参加,这是掀起文艺热潮的主力军。
03
水到渠成,红旗文工团应运而生
1959年初,党委宣传部罗士求部长命名组建红旗文工团,吕纯老师半脱产任团长,团委书记汪松葆及学生会主席任副团长。导演李开富和周建辉。特别幸运的是魏竞江老师任顾问。
(一)阵容宏大、组织齐全、人才济济
1.乐队:包括管弦乐、打击乐、键盘乐,中西合璧、门类齐全,人数众多、实力雄厚。队长兼指挥徐文武和张恢明。
2.合唱队:队长
3.舞蹈队:队长周仁湘。这是一支人数众多、高手如云、才艺高超、活跃多彩的队伍。(人员在前后文中多有提到)
4.曲艺队:人数不多,出彩太多。节目不少,人气不少。
5.美工组:人数很少,任务很艰辛,成效极好,赞美特多。
6.服装道具组
7.效果组
8.灯光字幕组
(二)主要演员才艺出众,演技高超
1.女一号韩英书记由徐竞存扮演。徐识谱能力和记忆力特强,能同时兼看曲谱、唱词,一气呵成,字正腔圆,歌喉甜润悦耳。加之徐从小爱看京剧,受过一些熏陶和训练,借助京剧的唱腔、身段、招式、眼神等基本功,使她的表演得心应手,恰到妙处。
2.反面人物彭霸天由唐泽定扮演。唐多才多艺,说唱表演俱佳。加之他微胖的身材,细小的眼睛和别出心裁的化妆,把一个横蛮霸道且阴险恶毒的湖霸演绎得活灵活现。
3.同是反面人物的国民党军官白五得由陈克理扮演。陈学长标准的普通话、浑厚粗犷的歌喉,老道的演技,深受团员和观众的钦佩和赞扬。
4.其他诸如刘齐迪扮演的赤卫队队长,李雪梅扮演的秋菊,潘一尘扮演的张副官,林泽龙扮演的胡子爹,廖时玲扮演的韩母,黄淘安扮演的小红,黄琼志扮演的小保,粟异固扮演的叛徒等,均各具特色,惟妙惟肖。
(三)台前幕后齐努力,艰难辛劳出奇效
1.服装组最艰难。旧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物服饰打扮千奇百怪,什么长袍马褂、对襟大襟、破衣烂衫、戎装马甲马裤等,都是几乎绝迹之物。没有拨款特制,只好发动全团乃至全院师生自筹自借。宣传发动,分配保管,把个常业婷组长及几个组员忙得脚底朝天,还居然配备齐全、有模有样,各得其所、不亦乐乎。
2.美术组由独具美术天才的杨艾湘和肖泽君负责,人手不多,任务特别繁重。舞台的布景设计是创造性的硬活儿,那时没有灯光布景的设备,只好绘制景片。室内、室外、湖岸、湖中、战地、牢房等多景多幕,每幕都由好几张巨幅景片合成。几十张景片,均由杨、肖二位一笔一把汗地绘制而成。至于演出中装台换景,则台前台后人员齐上阵,忙而不乱地迅急完成。化妆一般自己先打底色,各自完成。主角和特型者由杨、肖精心描绘打扮。演出前一两个小时,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在灯光组的配合照射下,舞台景象逼真完美、立体感层次感很强,景象与剧情完美契合。
3.灯光字幕组成员主要由物理系数学系的同学组成(不记得姓名,请知情者补出)。幻灯字幕是事先制成的,要求精确无误,还要字迹优美得体。最难的是演出时播放台词唱段,句句要对准演员口型,字幕时快时慢,忽停忽起,不得有半点差误。自始至终两个多小时,高度集中注意力,高度紧张的精神劳耗,可想而知。同样辛劳紧张的灯光组成员,爬到舞台顶上,在狭窄的高廊上用手操纵发热烫人的聚光灯,对准演员不时移动,大汗淋漓还得高空防跌,格外小心。劳力劳心,无以复加。
4.效果组由徐志毅、张光武、刘庚陶三人组成。风声雨声雷声,水声浪声桨声,都得模拟逼真准确,难得的是枪声,开始借用体育馆的发令枪,问题是很难与演员的动作契合,有时演员开枪了,发令枪却哑了火。更难得是激烈战斗场面,枪声不断,炽烈火爆,两三支发令枪都难形成效果。想到用甩炮,但不到过年时节没有买的。求教化学系老师告知用某化学原料可制成甩炮丸,但制作和使用保管过程中均有危险。三人冒险试制成功,演出中适时将甩炮甩到台上,有声有光有烟,气氛热烈,效果奇佳。用完再制。尽管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还是爆炸过一次,震耳欲聋,徐、刘、张都手部受伤。然而奇效险中求,我等乐于一再犯险制造。
(四)轰动效用,好评如潮
不到半年时间,各队各组任务超期超值完成,在本院及中南土建、矿冶、湖大等兄弟院校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特别是暑假期间,在又一村青少年宫剧院售票公演,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后又应邻市厂矿学校之邀,去湘潭、株洲巡演,照样好评如潮,获得空前的轰动的社会效用。
(五)台前幕后的花絮趣闻
1.剧组台柱之一的徐竞存不仅是金嗓子,而且是不倒的铁嗓子。连日连场演出,大量台词唱段,大家特别担心她倒嗓,不少同学拿出自己的二两糖票,买得斤把白糖,徐竞存、唐泽定、陈克理等含泪你推我让。如此团结友爱之感人情景,在团内时有发生。
2.红旗文工团南霸天的扮相与当时拍成电影的湖北歌剧院的南霸天截然不同。演员唐泽定不用假发,将自己心疼的学生头剃成一个中空外实、半秃不秃的、充满霸气痞气的妖头,真是艺心独具、别出心裁,给人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3.初次公演,除了给文艺教育单位送票之外,余票不多,竟然没有售尽。这是因为宣传不到位,票务组经验不足。第二天,与加贴海报的同时,售票处挂出“客满”的告示。难得戴海的“金点子”,此后真的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4.据说成名之后,有不少专业文艺团体,包括著名的湖北实验歌剧团,派出艺探来学院剧场明察暗访,寻求人才。多年后有人告诉唐泽定,60年毕业时,中央曲艺团曾有意物色他,只因出身问题作罢。
徐竞存毕业后被广州战士文工团招走;刘齐迪、周建辉分别到了省市花鼓剧团;李启贤分配到省艺术学校。还有潘一尘、李开富、常业婷、杨艾湘、肖泽均、唐泽定、徐志毅等不少人才均被省电影界或以及有关高校、戏曲文艺团体吸纳。当年湖南师院红旗文工团造就了大量文艺人才,千真万确。
5.红旗文工团在排练和演出的同时,兼顾政治宣传活动,并且多是自编、自创、自演的节目。如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期间,由潘一尘、唐泽定、徐竞成、徐志毅、粟异固等创作的活报剧《群魔乱舞》,对杜鲁门、蒋介石、女秘书以及走狗奴才等,用极度夸张的方法,勾画得活灵活现、丑态百出。在河西河东、大街广场演出,围观得水泄不通,叫好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又如唐泽定、徐志毅创作的长沙快板《除四害》《挖土挑砖铸红心》,还有他们创作演出的相声《自由支配时间》《不要脸》等也都是备受欢迎的宣传节目。又如由张恢明、彭丙成作词、谱曲的《春天大合唱》也很受欢迎,是获奖最多的优秀节目。再如由王珠岩、陈从勇、周仁湘创编并参演的大型歌舞剧《东方红》,政治性和艺术性都很鲜明强烈,也是备受赞美的优秀节目。
时隔半个多世纪,湖南师院的校园情愫,特别是红旗文工团多情多彩的生活情景,老是梦绕魂牵。走笔追忆,挂一漏万,实在无能彰显当年激情浪漫、无限美好的情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