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勋先生是我院的老教师,他以耄耋之年辞世。现在提起杨老的名字,许多中青年难免要感到陌生,知情的人也已寥若晨星。但不管怎样,历史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杨先生曾是我省地理教育界的知名前辈、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奠基人之一、湖南省农业区划工作的资深顾问和开拓者。
我与杨先生是在半个世纪前的1955年夏全省第一次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首度邂逅。那次他是以特邀代表的资格出席参加的,我们同在一个大组聚会讨论。当时他已四十开外,衣着朴素,身材魁梧,谈吐爽朗明快。当彼此对一些问题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理解时,他不禁欣然击节而叹:“这真难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啊!”
别后刚过一年,我们又分别从常德与邵阳同时调进长沙师专工作,彼此再度不期而遇,不胜惊喜。尔后听他自己和熟悉他的人谈起,先生20世纪30年代后期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成绩优秀留驻北京地理所工作,成为当时所长黄国璋先生的得力助手。抗日战争期间,地理所内迁重庆,戎马倥偬,烽火连天。先生以时局动荡,又因家有妻小,而且父母年迈乏人赡养,于是告假回湘。先后在省立四师(后改为桃源师范)和常德一中担任地理教学。据他在中学时期的学生、后来又到师专师院求学与工作的生员和同事回忆,杨先生工作一直认真负责,对学生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教学工作表现明显的四大特点:讲得条理清楚,写得工整流利,画得形象逼真,做得实在可行。课堂既能开展双边活动,课余又带动学生联系实际。所以他的课很受同学欢迎,大家感到不仅是听讲,简直是一种审美享受。其实他在师专和师院的教学,正是其一贯的学识功底、教学风格和艺术的继续发挥和发展。他赢得师生的赞许和尊重,成为我们师院各系初期的教学名师之一。
长沙师专和湖南师院地理系科初创阶段,一切从头做起,白手起家。杨先生一方面要搞好教学,一方面要协助做好教育规划和设备配套等项工作。他很重视基础课程教学,那时就曾敦请数理等系的教师为学生补课“充电”,自己也随堂听课。他自编教材讲义,讲稿一再修改,又要制作一些必要的模型教具,加强教学效果。有的同事劝他:“您教学上已轻车熟路,何必还不时熬到深夜?”他总是谦虚地说:“形势发展快,炒现饭充不了饥,我也不过是做个拿来主义者罢了。”即使是在政治运动高峰期间,他仍不放松正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他曾强调:“重视教学,才会突出学校特色。”在师院从湖南大学分离建院前夕,系领导和杨先生等强烈意识到地理系重新组建底子薄、设备差、专业人员少,一定要趁迁校创业之机,除了继续重视课堂教学外,还要进一步扩充设备,加强科学实验和野外考察工作。当时他已从自然地理逐步转入到以气象气候教学为重点,迫切需要建立一处气象观测场地。他亲自动手规划,绘制蓝图以及各项观测仪器的草图,邀请我协助清绘,补充一些项目。这回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他的极为精心细致的制图功夫和规划设计能力。当时由于系里一部分教师外出进修,一部分初来乍到,我便充当了联络员、采购员和监工员,时常摆渡往返琴庄仪器厂,奔走于木工间和供电间以及财务部门。我们这样忙乎了一阵,竟把一座像模像样的气象观测场,在现时至善楼未开拓的前址土台上,以不出一个月的时间昂然建立起来。观测场除了电动风速风向仪、气压计与温度计外,其余仪器和设备大部分系琴庄和木工间按图土法上马,一样不缺,相当于地县一级的气象观测场规模,而建设速度之快,不免出人意料。应该说,杨先生倡建的这个观测场,是地理系第一个科学实验基地,它在配合教学、加强学生的动手观测和资料整理的能力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此前他在教地球概论时,曾请购到一台德国出产的蔡司天文望远镜,配合星座图,激发了学生观测星象的极大兴趣。
杨先生不仅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养和室内实验指导能力,同时注重野外工作,表现出实地观察分析的功底。20世纪60年代初,生活与外出交通条件诸多不便,他以自然地理教研组长的身份率全组人员外出选择实习基地,搜集实习资料,经过在南岳衡山的往返跋涉,汇集了一批综合考察报告。在当时学校强调教学,还无力顾及科研的情况下,杨先生倡导这样做,应该说是我系闯出科研之路的第一步。事实证明,那次的考察,后来有的成为定稿,有的见解受到肯定,杨先生本人对衡山气候的形成因素及其方位分异的规律也作了精辟的阐释。他提出的祝融峰太阳泉受平流降水补给、后山竹海的西南风效应等观点,曾受到气象学家陶诗言的赞赏。同期我们在衡东以及长沙县境,分别竟日步行数十里,了解到观湘洲盛产美橘的自然环境,采集到石灰岩坑的珊瑚化石、石燕铺的石燕、铜官的瓷泥陶土等。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师生走向自然的兴趣,一方面也初步增强了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1964年9月至1968年9月,杨先生被调至湖南农业区划委员会担任自然区划研究室主任。80年代中期,杨先生又参加了全省农业区划的工作。他参与拟定全省综合区划的构架,亲自起草有关的调查提纲,对若干部门区划进行把关,还审查了不少的区划原稿。他的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和采纳。期间,他撰写的长沙县气候特征,被气象部门认为是长沙建站以来,第一份系统而宝贵的阶段性总结文献。为了加强科技干部与有关负责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省科委、科协几次邀请杨先生作大会报告和发言。他所讲述的“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湖南农业区划工作的意义策略与方法”等课题,生动具体,受到一致好评,前者还被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广大听众。一段时期,湖南省农、林、水、土、气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区划工作的参加者,无不知道师大有杨建勋先生其人,甚至有不少办事人员登门求教。省农业区划委员会有关领导尝言:像杨老这样的顾问,顾而且问、有问必答、既答且干的人还是不多的,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有他一份不菲的功绩与奉献。杨先生辞世后,丧事从简,而前农业区划委员会和区划办的新老领导负责人都闻讯前往吊唁,可以概见杨先生生前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和分量。
1979年8月,因工作需要,杨先生复职于湖南师范学院地理系,他的学术生命得以再次焕发生机,他以更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当中。1985年,他获得学校颁发的教学优秀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称号、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的农业区划工作一等奖,并被聘为副教授。1986年2月,杨先生正式退休。1991年,中国地理学会表彰我国从事地理工作50年的同志,杨先生光荣地名列其中。
2001年1月,杨建勋先生因患脑溢血不幸去世,走完了他动荡坎坷而又奋斗不止、奉献颇丰的一生。我等晚辈以凝重的笔触对杨先生深表怀念和敬仰。
(作者邓美成,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