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对母校的感觉是那种自己可以说不好,但却不容许别人说她一个字不好的情怀。在那里有一辈子不能忘却的成长记忆,在那里存在着我们无法抹去的生活故事,有些存封,有些鲜活,有些淡忘……只待有一日我们共同去激发。
学校八十华诞,又勾起了我的一些碎片化的回忆。
我是1965年9月踏进湖南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的。好险,再迟一年我一生就可能是农民伯伯了。
政治教育系简称政教系。她创立于1960年。为什么要创立这样一个专业?据老师回忆,是省委的精神,我估计也应是中央的精神。开始成立时,系主任是由学校院长刘寿祺兼着的。党总支书记是由湘南调来的曾担任过县委书记的李光映担任,王谦宇任副系主任,后来才成为系主任的。当时政教系的基本教师队伍是由湖南大学分离而来。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时,老湖南大学被拆为两个学院,一为土木建筑学院,一为师范学院。故有人建议,追溯师大的历史,不能割断了湖南大学这一段历史。千年学府同我校也有血缘关系。
初创时期政教系的教师队伍由四大台柱子支撑着。全系有4个教研室,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社4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均有一位领军人物,哲学为王谦宇,政治经济学为胡浩正,中共党史为谭双泉,科社为周作翰。后三位均为教研室主任,哲学教研室主任虽另有其人,但论其学术地位,仍为时任副系主任的王谦宇领军。他们4位在全省乃至全国相应学科领域中都具有较大影响。故同学们都以拥有他们为自豪。
我们本应1969年毕业,因为文革延迟至1970年才分配。我们学生当时都是在湘西乡下当农民,是1968年底被扫地出门的。一句"老九不能走",我们于1970年初又回到了学校等待分配。我直到宣布分配的当天才知道被留校从教。先后在系、机关、分院、学报、学院等8个单位工作过,最终落叶归根,在母系所在的公管院工作并退休,此乃我梦寐以求的最佳归宿。
从留校至今,已近50年矣。历经了母系的分分合合,也目睹了她的坎坷和兴盛。它曾与历史系合并过叫做政史系,教育系也曾并入过母系而为一教研室。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政教系的大发展、大繁荣。且不说恢复高考迎来了诸多三湘乃至全国英才,且不说迎来了全国众多名师名博,且不说迎来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少到多的学科大跨越,单说它繁衍的母机功能就功莫大焉!我曾总结她是一母生五子:现在的商学院、法学院、公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旅游学院,可以说都是由她先后生产出来的。
人过70,且行且远。但对母校母系的关心与祈盼,对老师的感恩与祝福,对学生的眷恋与关注,一直未有丝毫忘怀与淡薄!值此华诞将临,祝福母校,祝福母系,祝福老师,祝福系友!愿她与时俱进,永铸辉惶!
1965年下半年在学生原宿舍5舍一楼寝室学习时照片
1970年分配时全班同学同部分老师在东方红广场合影
王谦宇老师,我求学时的系主任。他对我的最大影响是用其渊博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理论见解、无畏的真理追求,激发了我对理论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思考。
周作翰老师,我求学时任科社与共运教研室主任。他对我的理论研究的影响最大。先是通过论文合作引领我进入学术研究殿堂,后来又成为同一学科同事而全力提携并支持我前行。
谭双泉老师。我求学时的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他对我的最大影响是其执着研究、勤于耕耘、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热情关心我成长的言行至今不忘。
胡浩正老师。我求学时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他对我的最大影响是勤奋的学术耕耘和唯才是举的胆识。他后来任马列部主任时,我因当编辑而认识了不少作者,至少向他推荐了数位因运动散落民间的名校学子,他都立马行动,一一调来,后来都成为教研均有成就的教授。
上世纪90年代初,政教系第一任系主任即湖南师范学院原院长刘寿祺老人回校探友。我时任学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参加了接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系主任王谦宇从深圳回母系看望老同事。此为在老政教楼前与部分老师的合影。
苏醒同志,我求学时的系总支书记。我是在他主持工作时留校的,使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上世纪90年代我任院长时,接待了杰出系友蔡长松、文选德俩同志。蔡此时为中央委员、海南省委副书记、兼海口市委书记;文为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后官至省委副书记。系我辈系友的骄傲。
(作者李屏南,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