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

学府风华 | 忆南岳时期的国师


发布人:日期:2018-06-23

国立师范学院创办于1938年,首先在安化蓝田,后来迁到溆浦,最后迁到南岳。1950年并入湖大。12年历史虽短,但在当时颇负盛名。

我是1947年考入国师的,赶上了国师的“末班车”。我进国师的目的是想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好好念几年书,充实一下自己。又因国师是公费,读书不花钱,对我这样一个年长失学的青年更是难得的机会。其实,我进国师时,解放战争的炮声已经打响了,南岳也不是世外桃源,我的愿望很难实现。在国师两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学很多的东西,但是我对国师的印象很深。我认为国师虽然历史很短,规模也很小,全院不过四百多学生,但它体现了一种严谨的学风,一丝不苟地教书育人,在旧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看,不一定先进,有些还很陈旧,不一定可取。现在回忆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国立师范学院南岳校区全景

 

一﹑国师具有严谨的学风、严格的制度

(一)国师的教师队伍很整齐,在当时有不少名师荟萃在一起。首先创办人廖世承院长是教育家。在他的带领下,南京﹑上海一些名教授都来了。如孟宪承﹑高觉敷﹑钱基博﹑钱钟书﹑李达(数学家)、马宗霍、骆鸿凯、金兆均等,都是很有名的教授。名师出高徒,所以很多青年以能进入国师为荣。到1947年,抗战胜利后,南京﹑上海许多大学复员了,许多名师先后离开了湖南,但仍有一些老师继续在那里任教,教育质量还是不错的。

(二)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从院歌里可以体现出来。院歌是廖院长撰的词,其词曰:“国师,国师,文化的先进,国民的导师。陶甄人才,作育多士,建树一代良规。忠于为人,勇于克己,披荆斩棘,履险如夷,宏施教泽,百年以为期。国师,国师,青年的先导,建国的良师。爱护幼童,扶植少壮,创立和平始基。诚以待人,义以接物;摩顶放踵,念兹在兹,风行草偃,千载有余思。”这首歌词体现了作者的办学目标,在于“百年树人”,树立一代人师,完全是一位教育家的雄心壮志。对我们今天讲科教兴国,树立公民道德,倡导终身教育,还很有参考价值。

(三)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首先,入学考试比较严格。各科入学考试成绩不能为零,否则不予录取。作文必须用文言,凡白话文不给分。平日期中期末考试,不许作弊,违者开除学籍。第二,重视国文﹑英文的学习。入学考试中这两门课成绩不及格者,应先学一年补习国文或英文,再学一年基本国文或英文,有的第三年还要学一年高级国文或英文。第三,体育成绩不及格不予毕业。有的人毕业时因体育成绩不及格留下来,每天打一小时篮球,有体育老师在旁边监督。第四,进行新生入学训练。新生入学第一周集中起来学习,其内容有巩固专业思想,强调“为人师表”的教育,由学校请老师作报告。我听的“道德修养”就是陈奎生先生讲的。第五,毕业典礼上举行“木铎”的仪式。所谓“木铎”就是一种木做的铃铛,大概根据“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来的,用以鼓励毕业生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意思,很有一点宗教色彩。

 

 

民国教育部任职训令

 

二﹑国师具有浓郁的学风﹑民主的风气、丰富的文艺生活

(一)浓郁的学习风气。进入国师后,从课堂上﹑课后及假日都可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有的在山上看书,有的在图书室翻阅资料。大家都是孜孜不倦,分秒必争。

(二)经常有学术讲座﹑形势报告。例如当时解放战争打得正酣,我们便请一些思想进步的教授作形势报告,如吴澄华﹑梁希杰﹑雷敢等先生的报告最受同学们欢迎。学术报告有高明教授讲的“高山流水少知音”,顾学颉教授讲的“侧艳词人温飞卿”等等,听众常常济济一堂,座无虚席。

(三)校园的刊物很多,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各社团出的,有的是个人出的。其中不乏新鲜见解,很受同学们重视,很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味道。

(四)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每周末有同学组织的文艺团体表演话剧及其他节目。如《日出》《雷雨》《北京人》等都上演过。到1949年临近解放,扭秧歌也成了一种时尚。

(五)广泛地行使民主权利。每年一届的学生会选举,最为热闹。当时国民党、三青团与进步组织争取群众,使校园内政治空气极为活跃。在生活方面,由同学们自办伙食,按月公布账目,体现了经济民主。

 

 

民国教育部任职训令

 

三、关于学潮及其他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在国统区正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同学们在地下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与反动党团展开明争暗斗,于是形成了学潮。国师也不例外。

第一,关于迎拒院长的问题。1947年2月,创始人廖院长离任回沪,由教务长皮名举代理院长。皮先生当时很年轻,从国外留学回来,很受同学们拥护。但他不愿干行政工作,是一位学者式的人物,因此急于他就。当时南京政府教育部就派康辛元来接替。康尚未到任,就被同学们拒绝了。后来又请谢扶雅代理,也被同学们挡驾了。最后派了陈东原来,陈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同学们勉强同意了。陈上任之后,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先从物质上满足了大家的需求。例如,当时南岳无电灯,用的是油灯和汽灯。陈就运来了发电机自行发电。此外,上下山交通不便,院长就添了交通车,供师生们上下山之用。这样一来,大家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了一些。我记得当时羊春秋同学写了一首诗记载这件事,其中有两句诗:“去康留皮诚乏味,新陈代谢滤伤神。”这里“康”“皮”“陈”“谢”就是指的上述四人。这次更换院长的事,学生们闹了近半年,最后达到目的。

第二,“迁京改大”问题。南岳虽是名山,但是交通不便,消息不灵。作为隐居,确是一个好地方。当时山下住有不少失意政客,如赵恒惕、何键、王东原等都在山上有别墅。但作为高等学府确有不利之处。战争时期,避免敌机轰炸,还有可取之处。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解放战争胜负未分。同学们纷纷提出要求:我们既是国立师范学院,就不应再在山沟里,而应该在通都大邑。首选之地应该在南京,而且规模应该扩大,因此提出“迁京改大”的要求。这事当时的教育部不同意,湖南省长也不同意,于是学生们罢起课来,影响很大。我记得多年不露面的老军阀赵恒惕,有一天来到了学院,召集我们训话,很有些杀气腾腾的样子。他胡说什么“你们如果不复课,我就不客气了”,这话很使大家反感。这件事拖了很长时间,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五人墓碑”的来龙去脉。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后,时局一天天紧张了。这时学院经费也用完了,连伙食也开不出了,曾向南岳大庙里的和尚借了一些谷子勉强维持。后来王代院长带领四个人到广州教育部要钱,听说要了一些光洋回来,回来经过衡阳,恐路上不安全,请求当地驻军派人护送回校,结果还是在半路上被土匪劫持,钱被抢光,人被杀死,酿成一件血淋淋的惨案。据说所谓土匪就是当地的驻军所为。这五具尸体便葬在国师的校园之侧,立了一块“五人墓碑”。我认为这五个人是以鲜血和生命为国师献身的。如果为国师写院史时,应该为他们大书一笔。

 

 

五烈士墓碑记

 

以上是我对南岳时期的国师的简单回忆。因为五十多年前的事,有些记得不清楚,可能与事实略有出入,希望知情的同志替我补充修正。

 

(本文作者陈治平,?系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1947级校友)

上一条:老校门情思

下一条:学府风华 | 话剧青春——关于“楚魂”的记忆

【关闭】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