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

“陈金龙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


发布人:日期:2019-09-17

潜心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他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

他自认只是一名老师



陈金龙,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出版专著6部,合著多部。

     陈金龙研究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领域已有34年。他28岁就在《湖南师大学报》发表文章,随后被《新华文摘》转载。此后,他在《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60余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转载,8项成果获教育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我这一辈子很简单,三个校园——湖南师大、华南师大和中山大学,学习和工作就在这三个地方。”

     在今年新生开学典礼上,陈金龙作为教师代表,与学生分享了自己求学和从教的经历。他1981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那时湖南师大招1000多人,算招生人数较多的高校了,不像现在一个高校招七八千人。当时最强烈的愿望是跳出农门。”本科毕业后,陈金龙继续求学,考上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湖南师大政治系教书,开始与教师结缘。“做一名教师,人格会相对独立,经过努力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1994年,受到一年前调入华师的好友胡泽洪的邀请,陈金龙南下在华师政法系任教。他考虑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思想解放,环境较为宽松自由,“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像我们外地人来到广东的完全靠自己打拼,也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90年代初高校教师是不稳定的,不少老师选择下海。”陈金龙回忆刚来华师不久,就受到一股“下海潮”的冲击,但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准确:自己比较适合当一名教师,“能够培养出自己的学生,传承自己的治学方法,对老师来讲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于是,陈金龙在华师一教就是25年。至今,他依然记得第9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名字,见到人基本都能认识。“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所以毕业后一直在高校工作,始终没有离开教学、研究的岗位。”

      “华师是有人文关怀的地方,传统普惠性的福利较好,关心每一个老师的生存境遇。”来到华师后,陈金龙夫妇住上了两房一厅,减少了生活压力,这让他更加潜心教学和研究。2001年,已经评上教授的陈金龙,选择考博士,读的是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事实上,教授去读博,在当时教育界并不多见。“后来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社会对人才、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带博士,首先自己应该成为博士,心里才比较踏实。”陈金龙说,他想逼着自己去学习更多知识,而读博可以多看书,开拓视野,提高理论水平。

     如今,华师正在抓住关键时刻的发展机遇,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高水平师范大学。“这给我们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学校的发展也推动我们往前走。”


陈金龙与青年教师交流为学为师之道


 坚守一线讲台,用理论征服学生  


   


     如今许多高校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是如果思政课教学枯燥乏味,就很难赢得大学生的喜爱,怎样才能增强吸引力是各高校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搞思政课改革,看起来很热闹,注重形式,内容怎么深化、创新却关注得不够,实际上没有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今年年初,陈金龙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高教学实效须坚持“内容为王”》,得到很多同行的认可。他反对课堂娱乐化,希望通过理论的说服力去感染学生,用理论内容征服学生,“学生实际上不缺娱乐,缺的是深层的理论思考,很多问题谈不出来,道理也讲不清楚,所以思政课应在引导学生把一些道理讲清楚。”



 用行动去感染每个学生



     陈金龙每个月会不定期地召开几次交流会,利用国庆、元旦这些假期召集在读学生,组织学习辅导,学生遇到的很多问题在交流中得到解决,陈金龙从中引导,但不会轻易下结论,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得出自己的见解。

     博士后杨泰龙的合作导师是陈金龙,二人既是师生关系,亦是同事关系。杨泰龙看过导师的所有专著和论文,很佩服他的钻研精神,但凡研究一个领域,总能有新发现、新见解、新成果。“陈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论文应追求有深度、有见解、有逻辑,而不追求辞藻华丽,甚至故作高深。”杨泰龙在申报博士后资助和教育部项目时,陈金龙主动提出把申报书给他看,从内容到形式上提出很多建议,最后帮助他成功拿到了这两个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



     陈金龙读博期间,导师林家有的教学方式对他影响很大,导师会给陈金龙充分的自由空间去选择论文的选题。陈金龙说,由此他获得一个很大的启示:指导学生要让学生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让学生成为主体参与到研究中来。博士杨亮至今仍记得入学的师生见面,陈金龙把新生叫到办公室,聊今后的学习打算和研究方向,走的时候送给他们很多重要书籍。“我们受宠若惊,一直崇拜的著名学者给我们泡茶、倒茶,很亲切地关心我们的生活学习,让我们感觉非常随和儒雅。”

     陈金龙很关心教师的成长,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在课题修改、专业发展等方面不留余力地去支持和帮助。“我做他的学生15年了,毕业来广州,就是冲着陈老师而来。”马院副院长胡国胜回忆尤其是在北师大读博士期间,陈金龙一直指导他的学业,“他去北京时,有时间都会来宿舍看我。工作后常来我住处看我,他关心我买房,问我钱够不够花,特别是给我很多机会,让我既完成工作任务,又能补贴自己生活。”


陈金龙与胡国胜同获颁奖



     “我不喜欢走别人的路,不想跟在别人后面,我的研究一般会有自己的视角。”陈金龙认为一个出色的学者,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首先必须引领学界的发展,要走到前面。

     陈金龙现在研究的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在他最初开始探索的2006年时还鲜少学者关注,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七次会议把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表明纪念活动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高校教师不能停止研究,你不做研究,只能当知识的搬运工,做研究才能有自己的感悟,才能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才能通过研究更新教学内容。”


陈金龙的代表作品



     “林家有教授现在80多岁,还在不断地做研究、出成果,参加对外的学术交流和活动。”陈金龙说,林家有教授做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风范激励着自己持续从事研究。


陈金龙参加东北师范大学学术研讨会


以最小的空间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


     作为院长,陈金龙一方面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深入研究,经常在《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理论宣传文章,多次获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高显示度的成果,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他为马院的发展建设不懈努力,争取各种资源。“他从学科建设到平台的争取,再到人才培养的付出确实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在业内的人品和学术影响力,给学院带来无形的辐射力和号召力。”马院党委书记周宪评价道。

     陈金龙透露,接下来马院会按1:350的比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改进思政课。继续凝炼方向,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上拿出有影响力的成果,深化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等特色领域的研究,解决新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需要讲,通过理论的宣讲,帮助老百姓理解,从而加深认识。其次是讲好不容易,要根据不同知识背景、文化程度的对象来做准备,同时要注意增强趣味性,使理论大众化。”陈金龙在广东宣讲时,会把广东的事迹结合在宣传里,为老百姓讲清楚、讲明白。“宣讲也是我们马院老师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我们需要服务社会,把党的声音传播到老百姓心里去。”


     学术道路不易,陈金龙在科研道路上遇到最大的困难,还是时间和精力不够。陈金龙说:“时间对我来讲很宝贵,所以平时放假我很少出去玩,尽可能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每年都会有成果。”胡国胜也透露说:“认识陈老师15年来,他一直在进步。”

     “陈老师无论在生活、教学还是学术上,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高山景行。不管有多少纷纷扰扰,一定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杨泰龙每次去办公室找他,陈金龙一边聊天,一边还在构思下一篇文章的内容,偶有所得,还会用笔记下来。


陈金龙在省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言



     陈金龙的生活,就是工作和学习。他生活朴素,几十年如一日骑自行车。虽然生活简朴,但他每次正式场合都会穿西装打领带,不管多热的天。陈金龙一般不在外面吃饭,就算应酬也尽可能减少。“我们最害怕跟他吃饭,有时候临近过年跟他去聚个餐,一般吃饭超过两小时,他就说我们回去看看书,写写文章吧。”有学生说。

     “晚上十一点多睡,早上六点多起。”陈金龙虽然已经56岁了,他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我现在还没有白头发呢!原先我每天早上都会去游泳或跑步,坚持了几十年,现在每天都要散步,至少走1万步。”



儒雅博学

为人师表

尽职尽责

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就是长江学者陈金龙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社 晚安华师)

 

上一条:王发伯|一门四院士,筑梦物理人

下一条:师耀湖湘丨张楚廷:大学精神的守护者

【关闭】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