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幸福已经开花


发布人:日期:2009-12-25

走近王校长,是一个寒冬的午后,在体育学院院庆70周年的校友聚会上。他挺拔的身材,从容的神情,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体育人特有的气质,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也许是因为岁月与经历的沉淀,王校长更多了一份儒雅与淡定。与他的交谈自在而随意,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惬意,更让人豁然开朗。

 

感恩1977感恩母校

“1977年恢复高考,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最值得庆幸和感激的大事。”1975年春,王湘高中毕业后,下放到长沙县团然公社,开始了近三年的知青下乡生活。在艰苦匆忙的知青生活中,从小爱打篮球的他总是会抽空打打篮球,由于在篮球方面表现突出,在劳动的间隙,他经常会被抽派到乡、县参加各类篮球比赛。王校长回忆起当时的生活,调侃自己当时因为打篮球,比别人多赚了一份饭钱,生活也充实了许多。在谈笑间,那些艰苦时光仿佛都变得轻松了许多,成了遥远而美好的回忆。也正是这一份爱好,让王校长在大学选择了就读体育系。

“高考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第一是让我重新回到了校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我真正接触到了专业篮球和体育教育。”如果当初篮球只是他的兴趣爱好,那么来到师大体育系后,王老师开始了系统的学科学习,让他对于体育对于篮球有了更为深入理性的理解。“当时,在小圈子里面我觉得自己打篮球打得还不错,来到师院之后,才发现什么叫专业。我很庆幸自己在这里真正接触到了篮球,接触了体育教育,接触了崭新的东西。”

下乡期间,王湘在农村教过书,由于在备课、教学方面缺乏系统的方法指导,他感到了吃力,但更激发了他一种对知识、方法的渴求。在进入大学学习后,王湘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相对于体育技巧和体能训练,他把重心放在体育教学方面。当时,南院那边资料库刊资料很有限,每周星期四下午没有课,学校本部图书馆就是他必去的地方。在图书馆里,王湘不仅读本专业的著作,更广泛阅读了大量其他学科的书籍,在这里,他领略到了知识的魅力,也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在体育教学方面,每一次篮球比赛或课间训练,王湘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记录下每个球员在球场上的表现,整理出统计数据,总结出经验教训,从而积累并掌握了大量的教学、指导技能。王湘清楚地记得,在毕业之前同学们把几年的心得体会油印成四本册子,每一本都有100多页,沉甸甸的感觉仿佛如在昨日。

“感谢1997年恢复高考,给了我继续求学的机会,感谢母校,给了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成长成熟。”也正是得益于学校扎实的专业积累,王湘在后来的体育教学生涯中如鱼得水。博览群书、专业态度让他在后来的生活工作中大受裨益。

 

经历是一种财富

“1975年6月到1978年3月,长沙县团然公社下乡知青;1978年3月到1982年1月,湖南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专业学习;1982年2月到1986年6月,湖南农学院体育教研室教师;1986年6月到1987年9月,湖南省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干部;1987年9月到1996年5月,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军体处干部;1996年5月到1998年4月,湖南省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助理调研员;1998年4月到2000年11月,湖南省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副处长;2000年11月到2002年3月,湖南省教育厅副处级干部;其中,1998年5月至2001年5月,援藏任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教体委副主任;2002年3月到2008年12月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党委副书记;2008年12月至今,任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不长的简历却记录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50多年的岁月,他曾下乡为知青,曾回校求学,曾基层锻炼,曾远赴西藏,种种历练成为他生命成熟的催化剂。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行政工作,王老师只有一个目标,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做好每一件事情。

“办公室就是我的家。”刚刚毕业的他分配到湖南农学院体育教研室,每天6点钟便来到办公室学习外语,讨论教学思路,一直到下午六点才会回到寝室,“当时我们学习和钻研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每天泡在教研室,我干脆搬到教研室住,日子艰苦而匆忙,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十分的珍贵,也正是那几年的积累保持下来的工作态度,对我后来20多年的工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正是良好的工作作风让王湘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无论多么艰苦的条件,他都保持着一颗坚决完成好工作任务的决心。1998年,王湘响应党“内地支援西藏”的号召,赴藏工作了三年,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和同事们一起随身都携带一个提包,里面装有身份证、工作证和紧急呼救电话,随时准备应对危急状况。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他和同事们一道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了各项援藏工作项目。回到长沙后不久,王湘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党委副书记,从那之后,他在一师6年8个月14天的时间里,“一师”顺利专升本是他最重视也是他最为欣慰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对毛主席有着很深的感情,毛主席的母校也是培养小学老师的摇篮,促进其专升本对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更好地培养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阔别20多年,王湘又回到了最初工作的地方——湖南农业大学,“农大选择了我,是我最好的归宿,同时也给了我更大的考验。”目前,王校长主管规划基建、资产工作,兢兢业业,把好关,做好事,这是他工作最明确的目标。

目标明确,是他最突出的特点。在他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王湘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认准目标,然后朝目标踏踏实实地前行。这20多年的岁月里,有艰辛、有困惑、有挑战也有瓶颈。然而,经历并没有在他的身上写下太多苍老的痕迹,更多的是豁达的笑容、从容的神态。一路走来,他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功,更收获了幸福。

 

语重心长谈就业

“就业不是问题,每个人都有机会。”王校长聊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感慨良多,“现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就业是多元化就业,我庆幸自己经过了八个单位的锻炼,社会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现在的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是最危险的,要多岗位多尝试,才能突破就业瓶颈。”对于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观,王校长认为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认为只有国有企业,公办学校、公务员才是就业,要有一个层次观,应该是先就业再择业,盲目地挑三拣四,荒废了时光也耽误了自己。

“融会贯通,视野开阔是最大的竞争力。”在王校长的书房里,摆满了各个专业各种门类的书,爱读书,多读书让他受益匪浅,闲时读一本本好书也成了他最好的享受。“在最好读书的时间里,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仅读本专业的书也是不够的,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激发更多的灵感和潜能。”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王校长满怀期待也心怀忐忑,要从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完成到职场新人的过渡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蜕变过程,他说:“找不到结合点就找不到出路。只要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才能产生价值,才能拥有实战能力。在学校里面,大学生更多的是自我提升和磨练,走出社会后要培养更多的单位意识也就是团队意识,尽快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回首30年,从大学校园走出的青涩学子如今已然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出了精彩而华美的乐章。那颗梦想的种子,在魂牵梦绕的年少时播种在岳麓山脚下的师大土壤上,30年过去了,梦想的种子在风雨中成长,蓦然回首已经开出了绚烂的幸福之花……

 (文/马双 管玲)

 

王湘简介

王湘,男,汉族,1957年8月出生,祖籍河北省宁河县,湖南长沙人。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6月参加工作,我校77级体育系校友。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上一条: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下一条:他的名字叫“忠诚”

【关闭】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