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

学府风华 | 学海无涯,甘之如饴


发布人:日期:2018-06-29

十几载春秋来去匆匆,与书为伴,也偷得浮生半日闲。漫漫人生路孤篷一片,与墨为友,也享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屈大夫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响彻千古,敢问求知问学路在何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院门前的樟树愈发幽苍,树上的藤蔓也茂盛得自在坦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明理而不辨。老树如同智者,无喜无悲地立于门前,送走了多少学子。离开之时,他们再三回首,有的满脸迷茫,有的热泪盈眶……老树,你无言静伫,是否看清了这条求学之路?

 

 

“学海无涯”,这个我在幼时就耳熟能详的词,先生用毛笔饱蘸墨汁,写在了宣纸上,遒劲有力。走廊的墙壁上悬挂了许多书法作品,而每当经过这幅,我都会停下,口中默念——“苦作舟”。心想:经商的有商路,发财的有财路,此外还有门路,十字路,柏油马路。唯独这“求知问学”剑走偏锋,与“海”挂钩——“知识的海洋”,“学海无涯”。唉,怕是学问漫无边际又深不可测,狂热学者犹如海上探险家,一头扎进大海,多半有去无回。但是,那为何还有人愿意一心求学,甚至以苦为舟呢?他们又是如何苦中作乐,皈依“学门”的呢?

 

 

去年枫叶红时,我沿着桂花路冒雨前行,拜访了一位退休教授。先生已到古稀之年,大半生浸泡在书香之中,濡养出常人所不及的尔雅温厚。我们围桌而坐,听雨赏词。先生用手指击打茶几,和着曲拍将词一首首唱了出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百转千回,如泣如诉。只可惜演唱时多次换气,显得力不从心。按理应该让先生歇息,但我们不能。因为,先生是在为自己而唱。脖颈略微后仰,双眼半眯,好个“目中无人”,他已然沉醉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肉体终归随万物衰朽,而有人精明,以这终将腐朽的肉身为筹码,追求不朽的精神财富,越是全身投入,越是变腐朽为不朽,妙哉!看先生的满头银发,看他那如痴如醉的神态,他真是个大赢家!

 

 

晚清大学问家王国维提出,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细细品味,求知问学何尝不也是这三个境界呢?“望断天涯路”:看清学海无涯,不班门弄斧,不妄自尊大。这一点大多数人能做到。“衣带渐宽”:于是以苦为舟,勤磨宝剑,几十年如一日。这要求充分的毅力,普通人需得咬紧牙关才能到达这种程度。而最后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苦尽甘来。到达这一境界就不光需要努力了,更要一份悟性——以苦为乐,甘之如饴。那要如何做到?《菜根谭》中“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同样,认为学海是苦海的人,大多为名利所累。经商,有人一夜暴富。网络,让人一夜成名。可惜做学问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啊,于是急功近利之徒勃然大怒,于是“学问”,这个沉默的老者默然背起黑锅。他一定是满腹冤屈:我被铜臭沾染,被功名束缚,即使是汪洋大海,也只能变成一潭死水,这不是我本意,我又该如何让你快乐?

 

所幸有人为他洗清冤屈。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正拿着小树枝,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中的一个几何图形,疏于回答一个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他叫阿基米德,他在学海中找到的快感让他把死亡都遗忘了。此外还有许多高人,他们有的把手表当鸡蛋煮,如:牛顿;有的在火灾里眉毛都要烧着了,还在记笔记,如:爱迪生。心无旁骛至极便成了痴愚,而他们,痴愚得叫人敬佩。

 

 

穿越时空囚锁,我们与历代智者仰望同一片星空。面对日月星辰,他们是否也曾感慨:苍穹渺邈,背后还藏着多少未知?而后起身,在黑暗中毅然前行,迎着微光倾其一生。可如今斯人已逝,星河滚滚,他们变成了一棵棵老树。而我们依旧忙碌着,做时光里有去无回的旅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敢问求知问学岂有路乎?答曰:心无旁骛,竹杖芒鞋轻胜马。甘之如饴,一蓑烟雨任平生……

上一条:负笈岁月 | 师大·篮球·我

下一条:诉说我的师大情

【关闭】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