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边疆 风雨无悔


发布人:日期:2010-12-20

?充满斗争精神的人,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60年来,我校56级教科院校友杨斐然如一株不老的青松深深扎根于云南,虽已年逾古稀,但因为“桃李”的牵挂,依然不舍得离开奋斗毕生的教育事业。

 

家学渊源,心系教育

 

杨斐然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和师范教育有缘”。杨斐然的母亲在上世纪20年代便就读邵阳爱莲女子师范学校,后考人湖南大学中文系,并先后在小学、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任教。在母亲的影响下.初中毕业的杨斐然考上了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中,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中主人公华尔华拉毕生献身边疆农村教育的事迹更加坚定了杨斐然立志为师的决心。并于中师毕业、师大附幼任教一年后到考入我校教育系,杨斐然走上了一条教育之路,更没想到,这一走就是60年,这一走就成了中国的“华尔华拉”。

杨斐然应省教委及英国救助儿童会之邀在昆明讲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启迪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十年树一木,百年树一人。如今,已年过古稀的杨斐然老师桃李满天下,从读中师起,杨斐然为教育事业奋斗了60多年,兢兢业业,令人感佩。她这样说道:"60年的教育生涯,算是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也对得起自己了!”朴实而坚定的言语中洋溢出强烈的自豪和欣慰。

 

风云际会,远赴边疆

 

杨斐然是当时我校新设专业教育系的学生。大一时,她无比珍惜再次获得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科知识。二年级政治运动不断,自己也在暗地中被划为“中右”而背上了黑锅。三年级又相应下乡号召,劳动时间挤占了宝贵的学习时光。大四中师实习和协助学院幼儿园教改才使得她第一次切身实地的接触教学。四年大学生涯在大大小小的政治活动和不多的学习中匆匆结束,紧接着便是毕业分配。很多年轻人的激情被“到边疆去,到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动员口号所激励,便毅然决然地奔赴边疆地区,杨斐然也是其中的一员。就这样,杨斐然从湖南省城远赴两千多里外的云南边疆小县。

在一路舟车劳顿后,她来到了大理自族自治州祥云一中。从那时,杨斐然就开始了小范围的“教育改革”,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她借助歌舞、戏剧的形式,让语文不再是书本上的死板知识,而是生活中的美妙乐事。杨老师还回忆道:“我将学生中的好人好事编成渔鼓唱词,亲自演唱;也组织学生和老师演出过《72小时》、《青春万岁》和《红灯记》等话剧和京剧。”当教师,不能不懂当地方言。祥云话非常难懂,杨斐然老师就在一次次的家访中成为了半个祥云人。22年来,杨老师辛勤耕耘,桃李遍天下,更培养出了政协书记、大理市委书记、大学教师、高级工程师等优秀人才。

 

雪融冰消,大展拳脚

 

冬天远去,春暖花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科教事业带来一股和煦的暖风。杨老师不无遗憾地说:“几个老同学都在师范教育系统,只有我在普通中学呆了22年。”闭锁在小县城中,脱离本行、信息闭塞,学术动态全然不知。但强烈的回归本行的愿望促使杨斐然

接过开教育学专题讲座这一艰巨任务。讲座反响极其热烈,随后杨斐然被上调到大理师范学院,也终于在从教22年后实现了朝思暮想的“专业对口”。

生活清苦,工作繁重,但即使是这样,杨斐然也从没有动过转行的念头。在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她就一年带六、七个班,再加普师、幼师的短训、兼课等等。还间或为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和妇联干部及幼儿园家长开专题讲座。在访谈中,杨老师还出示了一张老照片,展示的是一次幼教学员培训结业集体照片,一例是笑后如花的少数民族少女,还题有“扎根边疆,培植幼苗”的字样。学员回到本地,都成为当地的教育骨干。她的教学成果就这样传播到了滇西北这“边疆的边疆”。

为了搞好中师教育,杨斐然经常到小学跟踪听课,和小学老师共商教学改革问题。在地形崎岖的云南,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区小学听课时,山区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杨斐然钦佩、感动,也更加坚定了她进行边远山村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信心。其中,“复式教学法”是杨斐然调查、研究、推广最为成功的案例。从偶然听说城郊一位马姓老师教的复式班在统考中成绩突出到最终将“复式学习法”传播至中南六省,杨斐然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深入四县一市多个山区复式教学点了解情况、收集数据,最终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配发的器材整理出540多分钟的电视教材,图文并茂,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云南复式教学研究之风逐渐形成。《云南教育》、《小学各科教育》等刊物上均全文刊载了这一创造性的教学法。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英国救助儿童基金会还邀请杨斐然老师做了相关的调研、培训工作。而随后在各省各地开展的一系列讲座以及调研培训工作,更是将“复式教学”推广到大江南北。

 

青春无悔,此情不渝

 

直到现在,杨斐然老师已经退休十多年了,但依然关注复式教学动态,连续接受返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杨斐然用实际行动诊释了这句诗的深意。

杨老师的老伴也是1960年支边的来自广东的大学生,他既不愿回广东老家,也不愿意移居国外,是彻底的铁杆支边派。当记者问到杨老师为什么没有利用机会回到条件优越些的长沙时,杨老师动情地说:“我们早已习惯边疆生活,这里有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学生和我们唯一在国内的儿子。大理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几十年来,杨斐然无怨无悔。用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诗形容,那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的杨斐然,用双脚丈量人生,用双手打拼事业。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让我们继续传承教育者的大爱精神,奉献出自己的热血青春!

 

(文/张嘉菁)

上一条:行走在边疆的筑梦者

下一条:创业点亮青春智慧造福桑梓

【关闭】 打印    收藏